早晨日記第132天-我如何經營『Line』的群組?
如何經營Line的群組?關於這問題,我個人很有感覺,
所以來跟大家分享,我如何經營群組?經營群組過程遇到哪些問題?
我記得去年十月,在我取新名字的那一刻開始,
我決定重新經營『夢想成真社』這個群組。
群組的人數,從20幾位逐漸上升到40幾位。
我一開始是一個一個問,問他們是否願意加入這個群組,
之後,我利用下班之餘。幫別人做諮詢,都會邀請他們到此群組來。
從這群組當中,又衍生出『生命靈數』的群組出來。
大家就開始熱衷『命理』這塊,因為數字很好懂,加上大家都覺得準,
自然而然,這個群組就日益漸大,大家也把身邊的好朋友拉了進來,
也想透過『命理』,了解自己,了解別人,來讓自己如何『轉運』?
由於人數逐漸增加。我也開始意識到,群組要用『社團』模式來運作,
否則,就容易變成散沙,也會變成沒有向心力。
我就開始在群組內部,找尋適當的人,來當『幹部』。
先把副社長、執行長、文宣、活動、財務,先定位好。
就算我在忙,其他幹部也可以幫忙群組的事務。
然後,開始建立『規範』。並告訴大家,此群組的規範是什麼?
畢竟,有些新朋友不了解這邊的規範,就傻傻的,或者就容易文不對題。
所以,我想讓群組有『家』的感覺。
原本這一切都建立好了,
副社比原來的夢想成真社的人還要多,還要熱鬧。
而且,我一開始沒有去『設限』或者『篩選』,
只要是『人』就可以加入。
因此,問題就開始接踵而來。我因為找錯了一個人,
結果,我建立起的系統,在這一瞬間瓦解。
很多人都來問我,為何不踢掉這個人?
很多人因為這個人加入而退出群組。
甚至,這個人還讓他朋友加入戰局。把群組搞得烏煙瘴氣....
最後,我還要安撫這些人,告訴他們就默默看戲就好。
我說:靜觀其變吧!不用隨著他們而聞雞起舞。
後來,這些人也自行離開我的群組,開始在背後說我的不是。
嗯,從這件事情當中,我學到了很多。而這些人就是我故事中的主角。
透過這個人,讓我知道群組內,真正願意相信我的人還剩幾個?
有些人來參加的目的是為了『利』、為了『情』、為了『其他』。
當這些人達成他想要的目的,自然而然就會自動離開。
而我呢?就靜靜的看著這一切,緣起緣滅。
畢竟,群組容易加入,就容易退出。這沒有什麼?
結論是↓
我發現有些人很不喜歡看到自己Line的訊息『99+』,
或者,有些人只注重眼前『利益』。不太喜歡去看『五四三的八卦』。
這讓我想起『D 或 C』對事,『I 或 S』對人。
而群組的人,每個人排列組合不同,每個人的信念價值觀不同,
就容易人多嘴雜,開始產生『爭執』。
透過群組,你會發現很多人不懂得『尊重 或 感恩』。
會認為一切都是理所當然,俗稱的『自私』。
在加上大家彼此的不認識,而這不認識的定義是指『沒見過面』。
又或者『文不對題』,意思就是跟主題不相干的人事物都跑進來。
因此,某些人,就會覺得這根本就是『蝦聊』,就會自動退出群組。
所以,我基本上會有二種做法。
一是『自然淘汰法』,
二是『照規範來走』。
甚至,我會把每一個主題的規範,都訂出來。
讓大家明確知道此群組設立目的是什麼,讓新朋友快速進入狀況。
接著要開始舉辦活動,而這活動有『硬性跟軟性』活動。
硬性活動是指『學習類』。比方說:上DISC或討論DISC。
軟性活動是指『輕鬆類』。比方說:揪團吃飯或揪團唱歌。
而每一位幹部,所要負責事項,也要寫得清清楚楚,
讓他們知道該做哪些事情?
副社長:管理內部人員
執行長:規劃年度計畫、月計畫、周計畫。
文宣 :設計群組的衣服,或者透過部落格上傳照片。
活動 :揪團吃飯,揪團唱歌,揪團拜拜....設計一些活動。
財務 :透過社費,來支撐此群組的運作。
如何有效管理?將錢發揮到最大效果,可以讓社員出來聚餐不用花錢。
以上這些,都是初步的概念與想法。在隨著群組不同而有所調整。
這就是我所謂的『經營模組』。
畢竟,『Line』打破時間、空間的概念。如果,可以妥善利用,
它將會是很棒的工具。
留言列表